黄山市名医程道南诞生100周年
2014-04-18   人气:9276

作者:非物质文化遗产新安医学传承人 沛隆堂程剑峰

关键词:黄山市名医 黄山市老中医 程道南 程瑜芬

 

程道南先生生于1914年,已于1994年去世。程道南先生从少年开始,到古稀之年,始终在为中医药摇旗呐喊,一生致力于研究、弘扬祖国的传统医学。我曾受业于道南老先生之女——程瑜芬老师,道南先生是笔者祖师,因此,在程道南先生诞辰100周年之际,让我们一起回顾这位老中医的中医人生,以此怀念。

程道南是我国近代新安中医中的一位颇有传奇性的人物,他既不出身于中医世家,又非名门贵胄,但靠自己的勤奋好学,在名医如林的老徽州,崭露头角,一步步跻入黄山市著名医家之列。程老业医60余年,精通中医内、妇、儿科,尤擅长疑难杂症的调治,学验俱丰,为现代新安医学之大家。程道南先生学识卓越,医术精湛,医德高尚,一生奋斗在继承、发扬、振兴、发展中医学的最前沿,成果累累、业绩煌煌。

一、师承脉络

据新安医学学者张贵才介绍,程道南早年随父寓居浙江平湖,7岁就读县立学堂。幼时天赋聪颖,学习刻苦用功,1926年13岁便师从沪上名医郭柏良,孜孜七载,聆教侍诊,尽得郭师赏识,并在上海闸北红十字会诊所悬壶济世。

程老恩师郭柏良(1884~1967年),别名郭纶,号闲云居士。江苏江阴人。自幼好学,专攻医书,先后从师叶杏林和苏州名医盛亮臣。1932年起任上海市国医公会常务理事。曾创办中国医学院,并任院长之职。郭氏治病,从理论到实践,都遵循《内经》“治病必求其本”的原则,或先治其标而图治其本,且注重扶正,为其特色。程道南受恩师郭柏良亲炙,尽得谛传,随师八载,熟稔岐黄。

二、传奇人生

1933年,道南医师于屯溪中山正街(今老街)还淳巷8号开设中医诊所,服务乡里。

1936年被补选为休宁县(当年屯溪属休宁管辖)国医公会理事、后换届时道南被公推为休宁县国医公会理事长;受聘为屯溪中国银行既屯溪邮政局等单位的特约中医保健顾问。

20世纪三十年代中期,道南医师偕屯浦中医程六如、毕成一等创办《新安医学半月刊》,向当年《徽州日报》社商借副刊版面,每月发表二期,藉以交流一府六县医药科技信息,选登新安先贤遗著、名医简况、中药研究、临证医案、民间验方及医药咨询问签,并着意新安医学史料发掘为主要内容。这对振兴当年淹淹一息的中医药事业作出了积极贡献,为黄山市新安医学史上留下了珍贵史页。

抗战初期,东南战场的京、沪、杭及沿江城市相继沦陷,数百机关单位和大批难民涌入山城屯溪,人口骤增至二十余万,当时屯溪卫生状况急剧恶化,传染病流行,道南医师力挽狂澜,和程雪影等诸多前辈成为屯溪医界中流砥柱。

解放后,物转星移,党非常重视发扬祖国中医药学,制定了发展中医药政策,使濒临绝境的中医药事业如枯木逢春,道南医师的医术也得以重萌春华。

1951年,道南医师积极团结屯溪市各冬中医师率先组织联合诊所,所扩展为屯溪市中西医综合诊所,在他和方泳涛、陆奕青、凌子云、邓全权等医师的倡议和积极力行,经上级批准,于1959年9月正式成立屯溪市中医医院。

从六十年代初期起,先后授徒十余人,并责成自己子女继承家学。由于道南医师治学严谨,教授有方,他们在中医理论和临床实践方面,咸能刻苦有成,如今都是各科业务技术骨干,有的还担任了黄山市中医院行政和业务领导,使中医事业不断拓展,新安医学继承有人。

"文革"期间,道南医师受到冲击和不公正的待遇,在那样的境况下,他坚信党的领导,坚持为患者治病这两条始终格守不移,在被关"牛棚"时,有病人悄悄找他治病,他毫不推却,尽心为患者解除病痛,深受群众赞称,亦足以显出他的一片赤诚之心。

道南医师以其博古通今的岐黄功力和积六十年临床实践,终于成为新安医学的一代宗师,为黄山市的中医药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。

时任卫生部副部长、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胡熙明看望程道南先生

程道南先生的医案汇集

三、光辉成就

1、五十年代被委任为安徽省防治血吸虫病研究委员会研究员。

2、1986年,光荣赴合肥出席了"安徽省首批从事科技工作五十年专家表彰会"。

3、1990年10月,经国家人事部、卫生部、国家中医管理局审查,确认道南医师为"全国五百名国家级著名中医学家"之一。

斯人已去,医泽流长。程道南以其博大精深的医学理论、丰富的临床经验,为黄山市中医药历史上留下了一份宝贵的新安医学遗产,特别是他那为人诊病一丝不苟的高尚精神风范、谦和的态度、严谨的作风,不失为新安医学一代名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