萎缩性胃炎不可怕
2015-03-14   人气:6924

沛隆堂 程氏中医 程剑峰

不止一个外国友人问我同一个问题,一个中医世家是靠什么把一个古老的传统医学传承的这般完美,因为他们深知,世界上很多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医学,很多也形成了一定的传统医学体系,可是都一一淹埋在历史的尘埃中。中医的生命力究竟根植于何处?

答案只有一个:它的疗效真实不虚!直至今日,它依旧具有西医不能替代的功能和优势,能够解决很多西医不能解决的问题。

说到这个问题,我和大家讲一个鲜活的案例,医家有句名言:“初学三年,天下无病可治,再学三年,天下无药可用”,我十九岁那年跟随上海曙光医院王冲汉先生学医,他对失眠等疑难疾病有很深造诣,上海很多名流都慕名找他看病,有次,上海一位著名大学的校长找他看,什么病呢?失眠,还有就是萎缩性胃炎。这王先生看失眠确实神,一个月时间下来,黄教授的睡眠有很大的改善,可是胃病没啥大的改观,王先生很谦逊,于是推荐他找俞锡铮先生看看,可是来了几次,俞锡铮先生都临时去上海中医药学院上课了。于是就又让王先生再看看。照例,做中医学徒,先生会让你先试诊,把病人主诉和四诊情况,先做些记录,到后面,先生觉着行了,也会让你草拟个方子,当然,最后还是先生定夺,抄方和伺诊都是一个中医学徒必须的经历。那时确是初生牛犊不怕虎,我见先生前边疏肝健脾的方子收效甚微,病人依旧嗳气、胀满,就拟了张程家治疗痞满的方子,大略是党参、制半夏、川连、干姜、柴胡、炒枳壳、赤白芍等,我当时见这校长有寒热错杂的情况,又加了乌梅、石斛、蒲公英和白花蛇舌草。王先生为校长复诊时候,将我方子仔细推敲了下,原方没改,只加了一味八月扎,这样一来一往一个月下来,这校长胃脘痞满和嗳气等症状竟然神奇消失了,胃镜复查也正常了。记得校长还在一家大饭店请我们吃了一个有十个冷盘的火锅,我至今还记忆犹新,王冲汉在酒后对教授毫不保留地说,用这方子是我的主意,看来我是得了俞锡铮先生三味真火的。俞锡铮先生是程门雪先生弟子,所以,我学他东西很容易上手,程氏医家门雪先生曾谓:“胃病种种,往往虚实寒热夹杂,每需标本同治、气血兼顾,选方用药尤需深思熟虑。”后世医家赞其已入左右逢源之境。

慢性萎缩性胃炎,中医学虽无此病名,但现代医家能够结合现代医学与中医辨证来论治该病,并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。就我个人行医近30年间,治愈的就不下几十例。其实,慢性萎缩性胃炎并不可怕,奈何世人将其看成是胃癌前奏,一经查出,往往忧思怫郁、寝食难安,往往加重病情。

我个人认为慢性萎缩性胃炎并不可怕,人到成年后小肠黏膜从胃的出口也就是幽门区开始生长,随着年龄的增长,由幽门前区向胃窦、胃体、胃底生长,因此胃中有肠上皮化生并不奇怪,40岁的人胃窦大都存在肠上皮化生。胃的腺体逐渐减少、萎缩,腺体减少到一定数量即可影响胃酸等消化液的分泌,进而使消化功能减弱。胃黏膜由于幽门螺杆菌的感染,胃酸、各种药物的刺激,寒冷、劳累、心情郁闷、失眠等诸多因素影响,导致上皮的防御功能降低,容易发生炎症(注意:炎症并不都是细菌引起);随着人年龄的增加,胃上皮黏膜层新陈代谢的减慢,修复功能日渐下降,心血管病变使局部血循环减慢或发生淤血,更加重了黏膜损伤,特别是胃的腺体萎缩、数目减少,严重时腺体消失,即产生了萎缩性胃炎。

由于国外资料显示萎缩性胃炎癌变几率较高,所以国内西医亦是“谈萎色变”,其实,据资料表明:萎缩性胃炎分A型和B型两种,我国国民萎缩性胃炎患者的胃在胃镜下看起来多见胃壁变薄,胃黏膜多呈灰白色,这是所谓的B型萎缩性胃炎。而另一种A型是欧美人种易患的壁细胞抗体阳性的萎缩性胃炎,是由于自体免疫性疾病损伤胃壁细胞,致使胃腺体消失,极度胃酸缺乏,铁吸收障碍导致贫血。A型萎缩性胃炎容易发生癌变。看来,还是我们黄种人基因好。

内经里面有句中医的至理名言:“知其要者一言而终,不知其要流散无穷”。古人没有胃镜,但根据萎缩性胃炎胃脘胀满和胃痛隐隐的特点,因此和前人关于“胃痞”的看法没有多大距离,由于它虚实夹杂、寒热错综,所以初学中医者往往束手无策,所以程氏医家门雪先生说:“胃病种种,往往虚实寒热夹杂,每需标本同治、气血兼顾,选方用药尤需深思熟虑。”很多疑难杂症,之所以我能成功治愈,正是我从程氏历代医家原有的基础上去挖掘,比自己去摸索,少走了几百年弯路,这世界上毕竟“由师启悟”才是捷径,“无师自通”的天才毕竟少之又少,所以,传承很重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