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安医学名家---郑重光
2015-03-14   人气:4465

 

作者:沛隆堂特聘顾问 张贵才


     新安自明朝嘉靖年起,出现了以方有执等为代表的研究“伤寒”的名家,一大批医家通过临床实践及理论探索,开始摆脱前人伤寒学的束缚,尤其注重开掘《伤寒论》中的辨证论治体系,并将六经辨证理论运用于内伤杂病的证治,而不只是看作治疗外感热病的专著,从而使辨证伤寒派学风为之一振,极大地活跃的学术气氛,推动了明清以来中国医学界“伤寒”学术的发展,在这方面的贡献者,还有新安医家郑重光。

郑重光(1638—1716),字在辛,又字素圃,晚号完夫。清·康熙年间新安歙县人。康熙元年(1662),重光的父亲染上了伤寒,病情日复加重。重光久侍父亲身边,按医嘱为父熬煎汤药,时间一长,重光自己也病倒了。辛勤的的劳累并没有挽留住父亲的生命,父亲还是撒手而去。重光自伤为人子而不知医,复苦医之多不精脉, 不达阳生阴长之故,正所谓:“三指不明,误人七尺”。于是乎重光乃发愤学医。其博览经典方书,上自轩岐,下至当今,不遗余力,恣意搜索。其精研医理,周详谨慎,临证通熟内、妇、儿杂症,尤以擅治伤寒、温病见长,刻苦磨励五年之久,很快便医名籍籍。

明朝中叶以来,由于徽州大量的儒仕商贾之人举家迁徙江苏扬州一带为官、经商,故由乡邻引荐,重光先寓居江苏仪真县(今仪征)瓜洲,继而又迁居扬州府城行医,以医名世五十余年。因其乡先贤歙县灵山人方有执于明·万历年作《伤寒论条辨》,号为精审,开“伤寒错简”学派之先河,又有程郊倩(歙县西乡人)著《伤寒论后条辨》,以及江西人喻昌又著有《尚论篇》,江苏人张璐著有《伤寒缵论》。三氏诸书刊行问世后,医界雀跃,争鸣纷起。而重光认为:喻、张、程三氏之述虽互有发明,亦各有出入。于是其取方有执之《伤寒论条辨》重加编整,删其注解重复之词,参以喻昌、张璐、程郊倩三家之说,并结合临床所得注入本人见解,于康熙四十四年(1705)撰成《伤寒论条辨续注》十二卷,以补方氏之未备。

重光认为:学仲景之书,莫善于方有执。然《伤寒论条辨》仅详于太阳篇,而对三阴之研究,用力不足。他说:“伤寒”之辨,悬绝于表、里、寒、热。不详形症,哗于议药,夭枉遂多。因此,他在作《伤寒论条辨续注》之后,又本李士材《伤寒括要》之意,于康熙五十年(1711),撰《伤寒论辨证》三卷。就证分经,病情详于各证之内。郑在书中指出;人身阳不尽不死,阴不盛不病。故贱阴而贵阳。阳因汗越则益燥,再服苦寒,阳气愈消,则致耳聋、昏睡,似少阴。冷极于内,逼阳于外,则发为阴斑,似热。下冷,阳厥于上,则渴而欲饮。肾水凌心则舌黑。太阳塞,津液不上输,则舌黑而燥,似火。少阴寒水上逼心火,则发为笑,似痰。寒不外解,传人厥阴,则下痢脓血,似痢。寒中肝,厥气上逆而吐血,形寒饮冷伤肺则咳,似虚劳。寒中太阳,宜温胃。误消克而传少阴,腐气本于肾,肾邪逼真气上出于口,则口臭,似胃热。寒气上参阳部,则胸背胀,妇人往往有之,似肝火。凡此阴症似阳,皆宜凭之以脉。脉沉紧或散大,宜从阴治,投以阴药则危。

重光还著有《素圃医案》,是其在晚年时搜集平生之临证医案,于康熙四十六年(1707)撰成。《素圃医案》全书四卷,计收一百八十四案,分伤寒治效53例、暑证治效11例、疟疾治效14例、痢疾治效8例、诸中风证治效12例、男病治效31例、女病治效34例、胎产治效21例,所录医案得姜桂而起者多。医案中多载疑是之证,似是而非者,读其医案,可见其治病宗经,娴治伤寒而擅用姜附之剂,足见重光临证经验之丰厚,疑难杂症,识脉精准,辨证施治,得心应手。

卷一伤寒治效案载:许蔚南兄令誊,暑月因食瓜果,得夹阴伤寒,至第七日,迎余往真州,时当酷暑.诊其脉,数大无伦,重取无力,乃虚阳伏阴之脉。烦躁席地而卧者五日矣,身发赤斑,目赤畏亮,口渴频欲冷饮,复不能饮。前医不识夹阴,误为中暑,投以香薷,以致阴极似阳。余因其怀孕六月,姜附未敢即投,初用温中平剂,又属女病,不能亲视病容唇舌,脉大而虚,亦似暑证。恐热药伤胎,先以井底泥敷脐.以试其里之寒热,便投温剂,甫以泥沾腹皮,即叫冰冷入腹而痛。急令拭去,余曰:此真病状也。遂用茯苓四逆汤,茯苓三钱,附子二钱,干姜、人参各一钱五分,甘草五分,令煎成冷饮。余方撮药,病家惊畏而哭,谓人参、附子尽剂也。倘不效,奈何?有孕在怀,即药效,胎将奈何?余曰:经云:有故无殒,有病则病受,不伤胎也。正在迟疑,吴中璧兄曰:此吾女也,年少可再孕。接药加参,煎成立令服下。五日未寐之病人,得药便睡,醒则登床。再剂斑消热退,熟寐半夜。次日余辞曰:药效矣,病未除也,尚须药六日,倘畏热,予告去矣。病家云:药虽效,而附子,干姜,必致堕胎,汝去谁为先生任过耶。因留七日,每日人参五钱,附子四钱,干姜、白术三钱,甘草一钱,服六日,胎不堕。而病回后,足月产一女,今成育。

吴方平表侄.冬月夜饮归,睡后右胁作痛。初系浙医作少阳治法,以柴胡、白芍、青皮、贝母、香附等药治之,七八日痛愈甚,至夜坐不能卧者三日矣。招余往治。脉沉弦而紧,足冷畏寒,胸满不能食,胁肋皆痛,不能着席而卧,舌紫微喘。余告曰:此厥阴伤寒,厥气上逆,不得卧而喘,病关少阴。若增烦躁下利,则全属少阴,不可治矣。今并无少阳寒热头眩,口苦干呕,脉弦数等证,何得以少阳治之。遂用宫桂,赤芍,吴萸、附子、干姜、半夏,甘草,温经以下厥气。服至七日,方回阳,发热微汗,痛止喘定,就枕得卧而痊。若作少阳治法,不知作何景状也。

重光不仅擅治伤寒病,且精通各种疑难杂病,卷三“男病治效” 载有治破伤风一案,历诸医内、外医治不效,生命垂危,重光认证准确,遣药得当,以加味小续命汤而活之。

案载:贡姓武弁,年二十余,取耳时为同辈所戏,竞以铜穵刺通耳底,流血不止。延外科治耳,初不以为楚,仍行走街衢如常。旬日间即头痛,叉延内科治之益甚。迎余往治,则头痛如破.身体僵直,烦躁面赤,脉弦而紧,仰卧于床.口流脓血。余沉思良久,以为此必破伤风也。检前所服之药,皆石膏、栀子、芩连,作火头痛治。病人云:口吐脓血,不是喉出,不知从何而来。予曰:此的系破伤风矣。脓中脓血,流入鼻内窍,而渗于口中,非由咯吐而出也。破脑伤风项强,已属不治,此幸未柔汗厥冷。用小续命汤重加桂枝、附子、干姜,去黄芩.一剂徽汗,头痛减半,两剂颈柔。十数剂后,耳内结痈,脑涎亦不流,但其耳裹然无闻矣。

郑重光不仅为辨证伤寒派的新安医学大家,也为“火神派”前期的扶阳名家,其医案具有鲜明的火神派风格,(“火神派”是由清末光绪年间四川名医郑钦安创立的一个重要医学流派,以注重阳气,擅用附子而著称)。归纳重光医案特色,其强调治病宗经,娴于伤寒;擅用姜附,补专事苦寒之偏,治伤寒病则重在三阴,特色鲜明,火分阴阳,善辨阴火;以脉为准,凭脉者十之八九等,这些在其医案中均有十分突出的体现,足以启迪后人。

重光于康熙四十九年(1701)又注释吴又可《瘟疫论》,补入已见,撰成《瘟疫论补注》二卷。并参校柯伯韵《伤寒论翼》二卷。

康熙四十八年(1709年)官府与百姓举乡饮宾,为其祝寿,赠诗、赠联。康熙五十五年(1716年)郑重光卒,时七十九岁。重光殁后数十年,扬州城内,无论老幼,无不知其名。其有子四人,钟蔚(增贡生)继其业,曾孙(太学生)枚善守家学,以医行世(见民国《歙县志·艺文·书目》、康熙五十七年《仪真志·艺文·杂类》及嘉庆十五年《扬州府志·人物·艺术》载)。